土豆逗在又“放大招”了。
这枚搞笑有趣的土豆逗竟然把好玩有趣,搞怪幽默的风吹到了语文学习上。
就是小小鱼跟我几乎都沉迷其中的一部语文科普动画——《土豆逗大话语文》
这是一套覆盖了1-6年级语文课本中所有现代文(人教统编版)的科普动画,一篇一集,整整260集。
这套《土豆逗大话语文》可不是简单加了“语文”两个字,而是扎扎实实地着手于人教版1-6年级的语文课本,把其中的260篇课文一一拆解,延展出超650个跨学科话题,有机链接2000+与课文相关的科普知识点。
1-6年级上册的知识体系
(记得放大!)
下滑查看
作为年度重磅的跨学科科普产品,【土豆逗大话语文】延续了【土豆逗严肃科普】的科普精神和产品风格,在科普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更大的野心——用科普帮助孩子学语文!
打破孩子们对语文的刻板印象,用科学视角帮助孩子学语文,激发好奇和兴趣,让孩子们像喜欢科普一样爱上语文。
《大话语文》“身份证”▲
最近,我和小小鱼一起看了「大话语文」的动画时,不得不承认土豆逗是真有东西。
小小鱼一下子就被土豆逗这个熟悉的搞怪老友给深深吸引住了,甚至比看严肃科普时更加兴致盎然。
必须推荐的几个理由
1.动画内容紧密围绕小学阶段人教版现代文,挖透孩子对语文书的小疑惑,这下都整明白了!这下都整明白了!
2.符合新课标跨学科学习要求,22个学科知识有机结合,人人看得懂,人人学得会;
3.积累作文素材,而且是跟生活、跟兴趣相关,能随时调用的素材;
4.真正儿童友好,不需要大人盯,只怕不够看……
5.靠谱的科普天团,知识可追溯,终于有人愿意这么认真地去珍视、去回答孩子们每个细小的问题了。
参团方式:点击下方图片,打开小程序,可进微店参团
而且这次开团的赠品超丰富,(赠品会在下单后同步到账户,无需额外领取哦,在个人中心-我的已购里查看)
赠品1:故事音频《误会大了!古诗文》价值99元
84集小学古诗文趣谈有声故事,覆盖1-6年级所有的古诗词、文言文。
试听一下:
赠品2:电子文件《语文观察笔记》价值79元
通过3组观察对象,9个阶段的观察笔记,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己的语文书、语文老师、学语文的自己,脑洞大开的引导问题,细微有趣的观察角度,帮助孩子从全新角度看待语文!
赠品3:价值89元的语文科普蛇形棋(96组知识卡牌,赠送为电子版,可自行打印)
这是无论是孩子自己还是跟朋友、跟家人都能一起玩的特殊定制版蛇形棋。
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大家不用担心,别看内容这么精良,制作这么用心,「土豆逗大话语文」整套语文动画,鱼爸团购价只要288元,就能购买全套【土豆逗大话语文】动画,覆盖1-6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所有现代文,一共260集,一节课才1.1元。
关于退款:7天内看不超过5集,可申请退款,不包含今天正文里给大家放的5集。
7天后,因为是虚拟产品,不接受退订和转让,请您考虑清楚再下单,谢谢。
到底有多精彩?先为大家奉上几集试看吧——
即使不买,看看这几集试看也有收获。
【1上】大雁认字吗:《秋天》
【2上】青蛙跳不出井吗:《坐井观天》
【3上】牛喜欢红色吗:《在牛肚子里旅行》
【6上】看书为什么会困:《好的故事》
参团方式:点击下方图片,打开小程序,可进微店参团
一集对应一篇课文,喽一眼引用的知识
(记得点开放大!)
下滑查看
如果你家娃是还看不了大语文的幼儿园小班、中班的娃,可以从科普开始看,今天鱼爸也给大家安排了。
参团方式:点击下方图片,打开小程序,可进微店参团
买了大语文+科普全季的,还送大家一套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作者最新作品《超越迷茫的勇气》(确认收货后发出)。
为什么值得推荐:
1、专从课本中挖掘刁钻有趣的选题,科学加点料,语文更有效
土豆逗大话语文,根基于语文课本,每集8分钟,不长不短,但却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学习闭环。
这260集动画里,每一集都包含着三大内容:科普原理、语文链接、跨学科延展。
再给大家看一下,单集知识是怎么引用原文,用一句话撬动背后的知识点的。
拿一年级语文上册的《影子》来举例,全篇课文只有44个字,读下来不到一分钟,但展开隐藏的书页后,完全是一个新东西。
就拿这一集来讲。我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里边到底有什么“秘方”和“门道”。它是怎么让孩子爱上语文的?
《 影子》试看集▲
第一步先揪着课文的“细节”问,勾出孩子的好奇心。
土豆逗最厉害的,是把课本里“理所当然” 的句子,变成孩子忍不住想琢磨的问题。
片子一开始,土豆逗就着课文里“影子就像一只小黑狗”提出了特别合理的一个问题,影子像小黑狗?不像啊!明明像个大土豆。
(谁会这么质疑课本?我们习惯于课本里讲的都对,我们只要记住就行。从这开始,孩子开始好奇了,探究欲望被激发了)
第二步用孩子能看懂的方式,把 “为什么” 拆明白。
一集片子一共有三个板块。
第一个板块,语文君与土豆逗通过光影的体验和实验,让孩子明白了光的直线传播、影子的形成原理、影响影子大小的要素等等。
(它没有上来就解答小黑狗的问题,而是基于课本的表征问题,先铺垫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。我猜到这是在给孩子们搭台阶。土豆逗团队一贯如此,他们从不直接给答案,而是引导你自己走上台阶。)
第二个板块,竟然是脑洞大开的科普延伸,用让影子消失这个大胆的议题,来跟孩子一起探讨影子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性。
超级有趣的文中插“广告”部分。
影子有啥用?那就卖一卖利用影子进行的——卖无影灯,竟然用“广告”的方式给孩子科普人类发明无影灯的妙用吗?
无影灯是外科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。(大家知道吗?)
第三步回归语文,能应用才是真学会。
第三个板块,是超出我想象的板块。科普讲着讲着,竟然讲回了语文?猜成语?还是用你比划我来猜的游戏形式?一整个大颠覆,但你又觉得极其合理。
因为前面已经知道了光影的关系,这时候你让孩子来重新理解跟影子有关的成语——立竿见影、无影无踪、如影随形,真的就是水到渠成。
我知道立竿见影的意思是见效快,可我真的从没想过还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,这四个字为什么代表“见效快”,我现在知道它有多快了,像光速那样快。
最后,土豆逗因为理解了如影随形,突然就自己找到了最初的问题的答案——为什么影子像一条小黑狗,因为影子它如影随形,甩也甩不掉啊。(妙啊!真妙啊!)
最后的最后,土豆逗用它最经典的rap的方式(这个团队真的是逗,每次都出其不意,只能说这次rap更好听了、更好唱了),把一整集的知识点变成歌词唱了出来,给孩子通篇再回顾一下。
看,一集8分钟的动画里藏了多少宝藏了吧,不仅理解了课文,还有成语、有物理、有发明、有人文……
几分钟动画的结构是:
课文疑惑——科学解惑——知识拓展——语文应用——Rap复习,从课文中来,去科普世界转一圈,又回到了语文,短短8分钟,完成了一整个学习闭环,这种记忆,是不是比抄十遍课文都牢。
每一集不仅是知识的传递,还有多元价值观的启迪。这样的动画片要拍260集,我真的很佩服土豆逗团队。
2、跨学科打通知识的脉络和思维
大家拿出孩子的暑假作业,肯定能发现了,明明是数学题,但考的却像阅读理解;一道语文题,里面却要求我们理解一堆物理、天文现象。
新课标现在也确实越来越强调,我们的孩子要有超越单一学科的跨学科能力。
土豆逗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,挖掘出一个语文知识点,尽可能延展的各种角度,把不同学科的内容全都整合起来。
比如课文《八角楼上》这一集....
这集真的太精彩了,不仅结合了几何、物理、环境、能源、建筑工程等多个学科来论证八角窗又凉快又省电,是最好的选择。
这属于多学科视角解读课文中的单一问题的例子。
还在土豆逗亲自动手造窗,一步一步修正、改进,直到做出了八角窗,慢慢引领孩子理解这扇窗是如何利用那些原理运用到实践上的,能学以致用地思维去看待知识。
再比如《纸船与风筝》中,为了让纸船不沉入水底,土豆逗进行了科学小实验,利用了物理、材料、化学等不同的科学方法。
这就属于面对复杂问题,使用多学科方法论证。
学《西门豹治邺》,水渠要怎么挖?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啥原理?
在土豆逗的知识体系里,会把语文、物理、化学,包括人文历史都很好地交织在一起,互相支持和练习,一点都都不割裂。
当所有的知识都为我所用,都是解决问题的工具,这才是真正的跨学科。
参团方式:点击下方图片,打开小程序,可进微店参团
3、用科普学语文?真的可以!
那科普怎么能帮助语文学习?给大家详细拆解土豆逗大话语文的方法。
①科学理解,帮助语文理解
文学表达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抽象,因为孩子没有相关的体验,全凭想象,很难理解。所以,让土豆逗把这些体验全表现出来,帮助孩子理解。
比如《桂花雨》课文中说到,摇下来的桂花比风吹落的香。孩子们不理解为什么,只能死记硬背。但土豆逗就要问个为什么了。
通过摘、摇桂花的生物学机制的不同,用物理、化学、人体等跨学科原理组合解释论证“摇下来确实更香”,用最直接、客观的方式,不回避问题,给孩子讲得明明白白。
像这样用理科思维拆解课文,把每一篇都变成一道道可解的题的方法,用课文引用-问题-知识点来贯穿了整套动画。
在科普的论证下,文学表达是真的精准!用孩子可知、可感的科学,帮孩子去理解生动、精准的文学,保证孩子忘不掉。
②积累作文素材,这样才有效
现在的孩子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,旅行、课外阅读、纪录片、新闻、短视频……但为什么写作文还是这么困难?其实是因为这些信息太碎片了,孩子们记不住,记住了也不容易调用。就像这样:
但土豆逗大话语文,素材和知识是有逻辑关联的,是反碎片化的。就像这样:
【土豆逗大话语文】全套看下来,会帮孩子积累不少于2000+的素材,虽然是爆炸式的量级,但素材之间是有逻辑关联的。用知识逻辑去串联,帮孩子形成记忆。
现在,这些“自带思维导图”的素材们,还都是与课本紧密关联的,这就意味着这些内容离作文题目更近,更容易被孩子记忆、调用。
4.孩子爱看,强大背书,硬科普,有内容
它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所谓:玩中学课程,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导孩子,不是为了教而教,而是平等地和孩子交流,让孩子真正的对语文感兴趣。
有情节、有知识,开头就是用最简单的、最像孩子的话展开的。
敢于质疑那个“绝对权威”的语文书的土豆,代我们孩子勇敢发言▲
但更重要的是,他不是杠精,那些问题真有意义,也值得探究。这个过程既尊重了孩子的感受,又圆满了学习的体验。这样去看语文,谁能不爱?
一群大雁往南飞,一会排成个“人”字,一会排成个“一”字……啊大雁真的认字吗?▲
然后用对话形式把知识说得浅显易懂、同时又很幽默的宝藏动画,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需要家长陪,孩子会默默刷下去的动画片。
他们的口号是:既然世上有太多疑惑,那就要拯救所有好奇小孩。
他们在乎每个可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小细节:就比如,语文君这个三秒钟变身,孩子看了N遍,语文君带你逆袭啦!
更妙的是,它总能用孩子无法抗拒的方式,点燃积累知识的兴趣。找到别人找不到的角度、找出让孩子拍案叫绝的选题,是他们最擅长的事。
比如经典的《小蝌蚪找妈妈》,提出的问题是小蝌蚪为什么不找爹??!!(多少老母亲的心声啊!孩子你们还有个爹呢。)
不过这不是个段子,而是土豆逗给孩子科普青蛙的繁育方式。
《乌鸦喝水》就证明乌鸦很聪明了吗?他们说其实乌鸦还会滑雪、钓鱼、举办葬礼!孩子瞬间觉得“这乌鸦比课本里厉害多了”,顺带记住了“动物的智慧”。
《乌鸦喝水》试看集▲
每个问题都很新奇有趣,让孩子意想不到这一集会关联到什么好玩的冷知识。小孩子就喜欢这种不寻常的内容,直接从被动的学习,变成了主动想了解,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。
比如讲《寒号鸟》,它会突然较真:“这货根本不是鸟,是会飞的鼯鼠!”孩子听完瞪大眼睛:“我居然叫错了这么久!” 尴尬之余,兴趣瞬间拉满。
连《坐井观天》里的青蛙,它都要追问:“真的是青蛙笨吗?井壁太滑,它根本跳不出来啊!”这种打破常规的视角,让孩子忍不住跟着琢磨:“原来课文里还有这么多没说的事。”
说白了,土豆逗做的,就是把“积累知识”变成一场开盲盒的游戏。孩子追着看的是“寒号鸟到底是不是鸟”,其实不知不觉攒下了生物知识;争论“青蛙能不能跳出来”,其实悄悄理解了 “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”。
这大概就是小学“积累”的真谛 —— 不是把好词好句硬塞进脑子里,而是让知识像藤蔓一样自然生长,等到需要时,早已爬满了感知的高墙。而《土豆逗大话语文》,恰恰给了这藤蔓最好的生长土壤。
最后附上重要问题答疑环节:
1、下单后动画片权益激活方法、去哪里看,看下图(两种收看方式):
第一步:下单后兑换码会填写在物流单号,复制8位兑换码!
(当天10:30-17:30 下单的两小时内发货,17:30 之后顺延到第二天 10:30 发货。)
第二步:公众号关注【土豆逗大科普】在个人中心——兑换,粘贴8位兑换码激活。
购买后,进入【土豆逗大科普】服务号-个人中心-我的已购;
或者:下载小鹅通学员版app,激活课程的手机号登录收看。
可以在手机、平板和电脑看,也支持投屏。
一个账号支持2个设备登录。
2.关于赠品:虚拟赠品随订单发送在账户里;
3.关于退款:7天内看不超过5集,可申请退款;观看超过5集或超过7天,不支持退款或转让。
4.下单及售后有任何问题,可以加鱼爸客服微信:yubazs02 紧急情况可以联系客服电话18075157182 联系更及时,问题解决更方便,谢谢支持。
5.最后说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,如果孩子已经六年级了,还适不适合买这一整套观看了?
先说答案,适合,非常适合。这套产品,无论是几年级的孩子,或者还没上学的幼小衔接的孩子,都适合观看。
大年龄看低年级的,不会浪费,足够有料有趣;
对于高年级孩子,从后往前看,不放过任何一篇还存疑的课文,这样查缺补漏,其实更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,帮助提升语文基础素养。
因为它有多种使用方式,这也是在一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就考虑到的,观看方法:
1、预习拓展:紧跟校内教学进度,每学一篇课文前,观看与课文对应集。帮助孩子产生兴趣,了解课文内容,对不理解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前思考,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讲。
2、增加见闻:随时随地、打乱顺序观看动画,无需结合课文学习,也不用担心是否学过,动画里的内容也能看得懂,里面讲的知识也能被随时吸收。帮孩子拓展知识面,培养学科兴趣。
3、复习查缺: 已经学过大部分的课文的高年级孩子,可以从后往前看整套动画。不放过任何一篇还存疑的课文。这样查缺补漏,有助于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,帮助提升语文基础素养。
所以,无论孩子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,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你,特别是幼小衔接的孩子,如果能早点认识土豆逗和语文君,对语文学科建立好感,那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!
如果你是土豆逗的老粉,那快让土豆逗和你一起打开语文书,陪你一起上学!
如果你是土豆逗的新粉,恭喜你拥有这么多可以看的科普动画,你一定会发现,这个世界太精彩了!
参团方式:点击下方图片,打开小程序,可进微店参团
天臣配资-天臣配资官网-十大股票配资网站-长沙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